日程安排

One thought on “日程安排

  1. Yu Zhang Post author

    日期 阅读书目与课堂讨论 阅读笔记/教学设计/论文提交
    导言 课程介绍、组织和安排

    7/04 TH 必读书目:
    1. 叶郎,69-76;
    2. 周质平《阿Q、义和团与对外汉语教学》(网路资源
    http://bbs.dlut.edu.cn/nforum/article/History/29998);
    3. 石岩《汉语的政治》(《南方周末》2005年7月28日
    http://www.southcn.com/weekend/culture/200507280075.htm)

    课堂讨论:如何宣传中国文化、吸引更多中文学生。
    课堂带领讨论安排
    第一周 中国历史与哲学

    7/09 T 必读书目:
    1. 张中衡《重新理解中国历史》(共识网, 2013年5月31日http://www.21ccom.net/articles/fsyl/yulu_2013053184619.html)

    课堂讨论:
    1. 如何理解中国的五千(一说三千)年历史?请用7-10分钟时间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中国历史。
    阅读笔记1

    教学设计1: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请利用明德大学图书馆及网路资源,为你的学生制作一份有关中国历史的暑期阅读清单(中英文皆可,10-15本书或文章)。请挑其中1-2本书/篇文章与我们分享为什么你会推荐这本书/这篇文章。
    7/11 TH 必读书目:
    1. 叶郎,3-22;41-47;
    2. 《荀子∙劝学篇》(《荀子简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页1-8) B128.H7 Z467 1974)
    3. 《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庄子导读》(成都:巴蜀书社1988,页203-06) BL1900.C576 X65 1988 )
    4. 贝淡宁《的去政治化》(《读书》2007年08期,页46-55)
    选读书目:
    1. 吴理财、张良《警惕基督教在中国农村的迅速传播——农民精神信仰:缺失抑或转化?》(《人文杂志》2012年第2期)
    2. 林国平《民间宗教的复兴与当代中国社会——以福建为研究中心》
    3. 李向平《“本色化”与社会化——近代上海“海派基督教”的社会化历程》(《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月,页5-13)

    课堂讨论:
    1. 通过反思于丹现象,你认为在当下我们可以怎样继承、理解、以至重建古代哲学?
    2. 在当代中国,人们是否有信仰?宗教信仰如何影响着现当代中国?
    3. 作为汉语教师,有无必要、如何向学生介绍中国哲学与宗教?

    阅读笔记2
    第二周 娱乐休闲与流行文化

    7/16 T 必读书目:
    1. 叶郎,269-92;303-30
    2. 课堂放映《舌尖上的中国》(选集)

    课堂讨论:
    1. 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占据怎样的地位?《舌尖上的中国》如何融合传统饮食文化与当代价值?
    教学设计2:《舌尖上的中国》

    阅读笔记3
    7/18 TH 必读书目:
    1. 《2012年流行文化热词出炉》(中国文明网,2012.12.14 http://www.wenming.cn/book/pdjj/201212/t20121214_984812.shtml);
    2. 王华《视像主导与乡村生活——有关大众娱乐的一次文化研究》(《天涯》2010年02期,页195-200);
    3. 唐力行《流行文化及其对国际汉语教学的作用和启示》(《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年02期,页83-92)

    课堂讨论:
    1. 基于自身体验,你经历了怎样的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在何种程度上改变你的生活、人生态度?流行文化的背后是什么?
    3.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怎样引领学生对待流行文化?

    教学设计2:《舌尖上的中国》

    阅读笔记 4

    教学设计3:任选一个角度,1)介绍当代中国/华语流行文化;或者2)对比中美两国的流行文化。 (例:流行歌曲、娱乐选秀节目、电影、畅销小说、动漫、COSPLAY等)

    第三周 中国文学

    7/23 T 必读书目:
    1. 叶郎,193-216;
    2. Stephen Owen, “,” in Paul S. Ropp, ed., Heritage of Chin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ivilization (Californ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90), 294-308;
    3. 吕蔚《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页58-61)

    课堂讨论:
    1. 叶郎教授和宇文所安教授分别认为中国古典文学之美在何处?除了唐诗与明清小说这两种文体以外,你对于古典文学还有哪些了解,请举例说明(介绍该作品之作者、年代、内容、美学意义等)。
    2. 对于吕蔚教授的观点和建议,你在何种程度上认同或者反对?有无改进之处?
    阅读笔记5

    教学设计4:任选唐诗一首,分别为汉语初学者和高级程度者设计45分钟的教案。

    7/25 TH 必读书目:
    1.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发言《讲故事的人》(网路资源)
    2. 叶开《中国文学的底线在哪里?》(凤凰网,2013年4月10日http://ent.ifeng.com/idolnews/yuping/detail_2013_04/10/24052967_0.shtml)
    3. 肖鹰《勿轻言“越过批评底线”》(2013年4月15日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3-04/15/content_758090.htm)
    4. 王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西方》(《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1月,页125-35)

    选读书目:
    1. 朱自清《朱自清选集》(香港九龙:宏智书店,1970)(PL2755.T9.A6.1972)
    2. 张爱玲《流言》(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 PL2837.E35 L586 1984 )
    3. 唐文标编《张爱玲文集》(台北:远景事业出版公司,1982)( PL2837.E35 Z58 1982)
    4. 贾平凹《贾平凹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PL2843.P5 B35 2000 )
    5. 莫言、王安忆作品(网路资源)

    课堂讨论:
    1. 对于莫言获奖,你有什么感想?
    2. 你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印象如何?请与我们分享你喜欢的现当代作家作品。
    3. 你认为当代文学批评应当怎样进行?

    阅读笔记6

    教案设计5:请自选一篇散文或短篇小说,以教授文化为主、中文语言为辅设计50分钟的课堂教案。

    第四周 消费时代

    7/30 T 必读书目:
    1. 叶郎,259-92;
    2. 陈捷《杜拉拉:一个中国“小资”的经验贫乏症》(《电影艺术》,2010年第4期,页85-88)
    3. 周中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消费伦理观念的变革及其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页14-20)
    4. 课堂放映:《杜拉拉升职记》(导演:徐静蕾,2010)

    课堂讨论:
    1. 1900年代前的中国人是否有“消费”的观念?
    2. “消费”的概念是如何体现在《杜拉拉升职记》中?
    3. 根据你的经验,当代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在近5-6年内又有何改变?
    论文1:任选一篇现当代文学作品,完成约1500字的分析评论。

    阅读笔记 7
    8/01 TH 必读书目:
    1. 《五大原因让星巴克在中国取得成功》(福布斯中文网,2012.08.13 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201208/0019247.shtml)
    2. 行超《“逃兵”主义的现实困境——小清新文化分析》
    3. 李艳丰《文化转向与话语转型——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研究进程中的知识生产与话语陈述》

    课堂讨论:
    1. 根据你的经验,“星巴克”与“小清新”的拥护与反对者各体现了怎样的文化姿态?请批判地分析两者在当下中国大众文化中的位置。
    2. 任选一个角度,请介绍、分析21世纪中国大众文化的其他议题。

    阅读笔记8
    第五周 家庭、伦理与社会

    8/06 T 必读书目:
    1. 杨懋春《中国的家族主义与民族性格》(李亦园、杨国编《中国人的性格》(台北:桂冠出版社,1988),页133-79
    http://www.ios.sinica.edu.tw/ios/sociologists/mouchunyang/)
    2. 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龙应台《野火集》)
    3. 课堂放映:短片《北京青年:80后北漂夫妻的买房记》
    课堂讨论:
    1. 《北京青年》短片反映了中国普通市民怎样的性格?
    2. 对于杨懋春和龙应台对于中国国民性的看法,你有什么意见?相比于100多年前鲁迅对于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看法,当代中国人的国民素质有了怎样的进步(或者退步)?
    阅读笔记 9
    8/08 TH 必读书目:
    1. 鲁迅《伤逝》(中国现代文学馆编《鲁迅》(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页201-08) (PL2754. S5. A6. 2000 V.1)
    2. 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
    3. Dan Levin, “China’s New Wealth Spurs a Market for Mistresses,” New York Times, Published August 9, 2011 (http://www.nytimes.com/2011/08/10/world/asia/10mistress.html?pagewanted=all)

    课堂讨论:
    1. 从鲁迅到朱天文,中国的婚恋、家庭关系经历了哪些变迁?
    2. 传统的家庭观念与性别角色在当代经受了怎样的挑战?
    3. 根据你的经验,如何向学生介绍或者解释中国的家庭。

    阅读笔记 10

    第六周 当代中国——机遇与挑战

    8/13 T 必读书目:
    1. 《中国人梦想图谱》(《瞭望东方周刊》2009年第29期)(网路资源)
    2. 课堂放映:纪录片《归途列车》(导演:范立欣,2009)

    课堂讨论:
    1. 在《归途列车》中,你看到导演试图与观众就哪些问题进行探讨与沟通?在这部纪录片之外,你认为当下中国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我们作为跨文化境遇中的个体应当如何应对?
    2. 对于“中国梦”,你的理解是什么? 阅读笔记11
    8/14 W (截止时间:晚间8点) 论文2:基于本学期的阅读与思考,任选一角度,试讨论当代全球化语际中传统价值的传承与重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