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教学设计

5 thoughts on ““流行文化”教学设计

  1. Shuguang (Rose) Wang

    王曙光
    张禹老师
    CHIN6580 中国文化专题
    07/16/13
    教学设计 2
    “五味调和”的《舌尖上的中国》
    —对外汉语教学中以中国饮食为文化教学内容的实验性教案

    设计理念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一样, 文化因素不可或缺,我们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把文化融入教和学的学习领域。

    我们都知道, “吃”对任何一个民族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美食和中国人爱吃似乎早已成了国内外学汉语的学生一致的认同。中国的文化还常被泛化为一种“味觉文化”。这也就是说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中国的饮食文化就不可避免地在汉语词汇中有着诸多的体现,

    从中国人饮食中的“五味调和”,我们不光能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语料中学得有意义的词,词汇, 和句子及表达, 还能从这些汉语的语用及其语义体会到生活在中国文化中的中国人对他们人生的“酸甜苦辣”的“体味”。那么,我们汉语老师就有必要把《舌尖上的中国》和中国人的“品味”搬进汉语教学课堂。

    内容介绍 与中国饮食有关的词、成语和句子;可获取的中国餐馆菜单;中式菜名的英
    译;常见的地地道道的中国菜名;《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第六集选段; 语
    法句 型:“过”的用法之一

    适用年级 在美国学习汉语的二、三年级的大学生

    教学资源 网络和实际生活材料

    具体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汉语中一些常用的跟饮食有关的词语并理解其语义 (“吃饭了
    吗?”“吃喜酒”,“吃白饭”,“吃干饭”,“吃大锅饭”,“吃现成
    饭”, “坐吃山空”,“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
    十九”等等)
    2. 给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菜名 (麻婆豆腐,佛跳墙,夫妻肺片,蚂蚁上树,
    大丰收,叫花鸡等等)
    3. 让学生掌握一个基本句型:你吃(听说)过xx菜吗?/你有没有吃过xx菜?
    4. 培养学生在讨论中运用交际用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学生通过对这些词语和句型的学习对中国文化能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在教学工作中反应对称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重点难点 1. 知识与技能上:词、词汇、成语,习用语;句型
    2. 过程与方法上:话语计划中的单项训练;交际法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 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继续探究问题。用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找出学生所学内容在整个教材内容中和前后所学知识的联系。挖掘出教学内容和情境中可育人的材料、话题和语境。通过学生的分组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

    教学、板书结构:

    让学生写上学生知道的中国菜名
    我想向学生介绍的中国菜名

    与“吃”有关的词和词语

    与中国饮食有关的成语和习用语

    你吃过xx菜吗?你有没有吃过xx菜?

    过程描述

    教学准备:教师 (教具,网络,合理选择教学媒体及使用方式):单词卡片、中
    餐馆菜单,中国菜图片,电脑等等
    活动时间:60分钟
    教学策略:从学生的背景知识中引出所学内容, 由浅入深,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教学过程:
    (一) 引起动机,导入话题:从学生们的背景知识和可能已经知道的在汉语词汇里跟“吃”有关的成语或习用语着手引发后面的学习和讨论的话题 (设计意图: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复习巩固所学过的词汇和用语, 为这节课下面要讨论的话题和问题做好铺垫)
    例子:
    老师问:中国人一 见面不是说“你好”,而是说什么?
    问“吃了吗?”或者“吃饭没?” ,为什么?你们在你们国家也这样问吗?
    你在这些中餐馆菜单里能不能找到你吃过或听说过的中国菜?有哪些?请写到
    前面的白板上。可问某些学生:你吃过什么中国菜?然后问别的学生:你吃过
    xx菜吗?你有没有吃过xx菜?

    你们知道有哪些中式菜名的英译? 如 Dim sum (点心),Chop Suey (炒什锦),Wanton (馄饨),Lo Mei (捞面),Sizzling Beef (黑椒牛排),Pot Stickers (煎饺), One-thousand-year-old Egg(松花蛋)等等。
    你们还知道哪些跟“吃”有关的词、词组或句子?如“吃喜酒”,“吃白
    饭”,“吃干饭”,“吃大锅饭”,“吃现成饭”,“坐吃山空”,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等等

    (二) 发展活动:对所教和所学新词和词语进行听说训练。( 设计意图:一是让
    学生模仿正确的语音发音,二是让学生在以中国饮食文化活动改编的教学游戏中练习和运用所学内容)

    活动一:老师说菜名,学生找菜的图片;
    老师指图片, 学生说菜名等

    活动二:“行酒令”— 推一人为令官, 其他人轮流说任意的中国菜
    名, 违令或负者饮“茶”代替“酒”
    活动三:“猜单双”:将钱币、瓜子等小物件握于手中, 让人猜单
    双数, 猜到单数的说一中国菜名, 猜到双数的说一与
    “吃” 有关的词。词语或句子。
    活动四:联句: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小组后由一人先说一句跟吃饭
    有关的句子的前半部分, 其他人依次接联说出下半部,对
    所教和所学新词和词语进行听说训练。比如一个学生说,
    “饭前百步走”, 下一个学生就说,“活到九十九”。

    (三)讨论扩展:选段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第七集,让学生讨论中国美食和饮食
    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以回忆巩固所学语言和文 化知识内容 并发散和
    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到饮食与娱乐的
    联系及其社交功能)
    分组讨论问题:
    1. 在录像中, 你听到了哪些我们刚讨论过的跟饮食有关的词或菜名?
    2. 在汉语中, 为什么那么多的词汇都与饮食有关?这些词汇、菜名跟文化有什么关联?什么样的文化关联?
    3. “无味调和”是什么?你最喜欢什么口味的菜?为什么?
    4. 中国人喜欢哪些饮食活动?你知道不知道他们这些饮食活动中有没有什么 要注意的礼仪规范?为什么?
    (礼仪规范如:尊卑有序, 长幼有礼, 讲究座次上菜时, 主人让, 客人 取;长短筷、杂色筷视为不吉利,插筷、添筷视为对主人的不尊敬等等)
    5. 你觉得中国的美食到底美在何处?
    备注 (教学反思) 1.可取之处:用来源于真实生活的语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不足之处:母语限制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评价总结 汉语中有关“吃”的词汇和内容太多了, 讲解什么和如何讲解,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和文化双重知识上分段进行, 一点点渗入。可将中国的饮食现象的原因“点到位”,可联系学生母语中或其他语言中相关的例子来讲解。 可特别是要求学生能对“表达方式”上的要求还需放在高级阶段来解释和练习。
    学习建议
    课后作业:让学生准备一个5-10分钟的PPT介绍中国美食的一种或中国饮食和文
    化的一种联系,下节课做课堂报告。

    参考资料 《舌尖上的中国》第七集选 http://jishi.cntv.cn/program/sjsdzg/

    我本人设计此教案时的思考:《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说法, 可是中国的美食现在用来于治大国的并不常听说,现代汉语中以味论人的词语却不乏其数。“无盐”被用来比喻女人的“其丑无比”,“煲电话粥”用来描述一个人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肉”变成了比较迷糊慢腾腾的人,“面”形容一个任人揉捏的人的软弱无能。如果“萝卜青菜, 各有所爱”还能让中国人在爱情中调和他们的“味觉”的话, “老油条”和“大杂烩”就很难“五味调和”了,“男人味”和“女人味”恐怕更就只能体现一点“低级趣味”和“众口难调”。总之,味觉渗入到了现在的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都会“泛味觉化”。我设计完这堂课,就觉得“味觉”有点“乏味化”,心里不是个滋味。“中国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2. Elizabeth Tredeau

    钱莉琪
    7月18日
    教学设计
    中国流行文化: 音乐

    教学设计:中国流行文化

    主体:中国流行文化:中国音乐

    次主体:流行音乐,周杰伦 “听妈妈的话”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zNKzFuPxtU

    教学环境:
    • 初中中级课程
    • 私利男学校
    • 每周4节课,每节课60分钟
    • 流行文化音乐单元应该2个星期就完成,下面是一节课的安排
    教学目标:5个C和3个交际模式关系

    1. 交流
    1.1 人际交流能力
    学生能够用中文唱这首歌
    学生能够用中文表示他们对这首歌的感觉
    学生能够用中文表示这首“流行”的歌和孝顺概念的关系
    学生能够用中文表示这首歌怎么反映传统的孝顺概念

    1.2 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理解中国文化和孝顺概念的关系
    学生能够理解孝顺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1.3 表达演示能力
    学生能够用中文唱一首流行的中文歌
    学生能够谈论中美社会对孝顺的概念有什么异同

    2. 文化
    学生会了解“孝顺”的概念
    学生能够了解“孝顺”在传统社会里,现代的社会里的重要性

    3. 贯连
    学生能够利用他们的美国文化背景谈论这首歌的意义,特别是关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学生能够对相关的中国父母关系历史知识有所了解

    4. 比较
    学生能够比较传统的中国社会,现代的社会对孝顺的态度,看法
    学生能够比较用中文,英文怎么表示“孝顺”的说法

    5. 社区
    学生能够回家用中文给爸爸妈妈听这首歌
    学生会准备表演,用中文给别的中文学生听这首歌

    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

    1. 教学材料
    • 电脑,上Youtube 视频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zNKzFuPxtU
    • 歌词表
    • 白板,白板笔

    2. 教学实践

    (1)老师给学生介绍今天的安排,帮他们了解那一接课的目的,他们要学什么内容。 如果老师把哪一门课的目的描写地很清楚,学生会了解内容的重要性,帮他们集中地学习。(1 分钟)

    (2)老师和学生一起学 “听妈妈地话” 的歌词。
    • 先看生词表。每一个学生必须看歌词表,写笔记。歌词表有汉字,拼音和英文翻译但是学生还必须要写自己地笔记。(2分钟)
    • 老师应该集中得介绍那首歌的chorus 因为这一部分学生会唱歌。别的verses周杰伦唱得比较快,学生不会唱得真么快。(5分钟)
    • 学chorus, 生词之后学语言的内容(生词,语法点)(5分钟)
    • 听歌(x2) (一共12分钟)
    • 听歌的时候学生必须要听刚学过的词,在歌词表上圈下来。

    (3)听歌之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唱那首歌 (x2)(一共12分钟)

    (4)唱歌以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那首歌的意思,特别是关于孝顺和传统的中国文化。(10分钟)
    • “孝顺” 到底是什么意思?(用英中谈论)
    • 传中的中国社会: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孝的孩子?(用英中谈论)

    (5)小组活动
    • 学生和一, 两个其他的同学看歌词,提出在歌曲里那一些部分反映孝顺的概念。(5分钟)
    • 学生小组准备1分钟的报告:关于孝顺的中美文化比较。(一共6,7分钟)
    课前测试举例:

    为了帮学生掌握这节课的内容老师应该保障:
    • 学生有一些传统中国父母背景知识
    形成性评量举例:

    学生可以:
    • 准备口头报告:中美文化比较
    • 准备表演:学生可以用这首歌做自己的电影
    • 写作,表演:学生可以写自己的“孝顺”故事然后给表演或者做一个音乐电影
    • 书面作业:学生可以概括今天学过的材料,写一个短的文章

    总结式评量举例:

    • 请看上面的口头报告活动和上面的表演活动
    • 学别的流行文化的歌以后,学生可以把上面提出的活动做更大的表演,口头报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