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七岁的单车》这个电影里,单车代表自由。你们觉得单车为什么代表自由,而且这个比喻靠不靠电影在中国,电影在城市什么的?

虽然是比较简单的话题,可是这个故事让我想一想什么到底是好同学,什么是坏同学。我们上课的时候,我们谈故事里的好同学和坏同学的特性,然后谈在大学好同学是什么样的人,坏同学是什么样的人。我同意好同学的特性管他们的态度,但是我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特性不一定是他们在上课的时候的态度,可能并是他们下课以后的态度,尤其在大学。周同学为什么只一直当司机?是因为他上课的时候没有最好的态度?可能;学生应该管在学校学到的教育。但是我真觉得我们的生活结果最重视我们学校教育以外的态度,我们在乎不在乎。

在故事尽头里,周同学对“阿成”说话。你们觉得作者(阿成)让我们知道他是故事里人物之一对我们怎么了解故事有什么影响?而且,他是最后说话的人物;这个故事里的人物角色跟他的作者角色有什么联系?我们应不应该在乎?为什么?

在《手》里面,王亚明的生活又难又苦:小孩子对她不好,做好多不客气的事,而且王亚明在家的工作是必须的,让大家都觉得她是什么样的怪物等等。你们觉得她的生活在什么方面是最吃苦的?为什么?她有没有办法改变?

我自己很喜欢这个故事的最后一句因为我觉得回音让读者感到很奇怪和使人不安的感觉。你们觉得黄春明为什么决定故事的词尾会这样?回音为什么让故事里的人物都不说话,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影响,而且在故事里有什么意义?

我看《哺乳期的女人》的时候,我自己认为看旺旺[是不是“旺旺爷”?]和惠嫂对怎么[“如何”更好]长大[“抚养”或“教育”]小孩的想法有什么差别特别有意思。旺旺觉得“不打不骂不成人”那个顺口溜是对的,但惠嫂不同意。《哺乳期的女人》提到的很复杂话题之一就是当长大小孩,我们应该比较重视传统还是不太严格的新方法?因此中国文化在多半方面下[多数情况下]坚坚定定[十分坚定]地重视传统,所以我就对中国人写的提这个话题的小说很有兴趣。我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在[“介于”更好]旺旺的看法和惠嫂的看法的之间:小孩需要体验后果,但他们也一定需要被妈妈和别人楼[搂,拥抱] ,体验这样的爱。

孔文利的问题是我们对“不打不骂不成人”有什么看法。我自己同意这个说法因为如果我们没有人让我们越来越好,越来越用功等等,我们会自己做吗?我觉得即使我们试试全力改善,改善大概还不够。我们需要别人让我门最好。

我们今天上课的时候谈在第一页“那时侯奶奶还没有埋到后山去”的一句话,谈这句话为什么用“埋”,不用“出事”。我也觉得很有意思在第七页毕飞宇写了”人们看见惠嫂拍门的样子就知道旺旺这小东西又‘出事’了。” 你们认为毕飞宇为什么决定这次用“出事”?第七页的跟第一页的有什么差别?而且“出事” 为什么还在引号里,有引号的字和没有引号的有什么差别?

在《第二个母亲》中,叙述者把他所谓的[实际上]哥哥叫做“妈妈”。虽然叙述者知道他所谓的[这个]哥哥当然是男人,但他是不是[“是否”更好]还下意识地认为哥哥真的是他的妈妈,而且这样的想法对他的成长有什么影响?我自己觉得这样的想法大概对他的成长有坏处因为哥哥并不是妈妈,但我也认为他的想法有好处因为最重要的是他跟他的家庭有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中[下],我最终觉得好处比坏处重要得多。

你们是不是觉得一些伏笔太明显了吗?你猜得到结果会怎么样吗?

当我门上课谈《风筝》,我自己认为最难回答的问题就是当我们做坏事,做错,最重要的应该不应该是受到宽恕?虽然大家都重视受到宽恕,但我认为我们也应该重视我们承认不承认我们的错,欣然不欣然地说“应该怪我!到底是我的错。” 受到宽恕也很重要,但因为受到宽恕根本只是让做错的人觉得比较好,我就觉得有一点自私。如果他们想说“我毫不怪你”的话,那样的宽恕特别好,但讨才受到的宽恕不一定是完全宽恕。承认我们的错误不容易,但这样的行为是一种懿德。这样,我们受到自己的宽恕,不要讨才受到宽恕。唯一种宽恕应该是自由地送的。

你们认为哪个对故事中的哥哥有比较重的影响:当他发现他的行为对他弟弟有什么影响还是当他发现他不会受到他弟弟的宽恕因为弟弟记不住?

大家好 我已经想念你们的脸,等不及再上课! 今天下午见 唐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