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我在


我们上课的时候他[讨]论过《第二的母亲》和《霸王别姬》的相似性。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方面是城[程]蝶衣非常像第二的母亲。两个都是为了[因为]贫困这个原因被戏院卖了[卖给戏院]。因为他们都是比较美的男人,他们非做女角不可。然后,他们两个都得跟大人老爷有性关系。因此,他们两个自己的性别变糊涂了。在我看来,问题是从北京戏[京剧]开始[的]。如果他们[谁?程蝶衣们还是京剧老板?指代不清楚]不需要做女角,我觉得他们的性别一定不会有这样的冲突。

对我来说《第二的母亲》这个文章也能在现代的社会有意义。虽然这个故事确实比较悲惨的,但是你想如果“我”没有找到他第二的母亲的话,他的生活会有多么难过?虽然不是她[他]真正的妈妈,但是我觉得第二的母亲对‘我’的影响其实相当大。文章里说“我得到了许多糖果、爱抚、鼓励、和温暖,”明明描述第二的母亲和“我”之间的关系充满爱情。由于有新妈妈,“【我】回家来就不觉得寂寞和单调了。我也不在妒忌那个有母亲的小厮了。”因此,好像这个故事的教训[为什么是“教训”?]之一就是不管是不是真正的妈妈,生活中有“妈妈”这个角色就好多了。

对我来说,张老师周三上课的时候提出的“家庭”问题很有意思。在《第二的母亲》这个故事里,最重要的三个人物都缺乏家庭的一部分。 叔父没有太太了,因此他找那个姨太太,送给她以前的太太的东西。“我”没有母亲了,因此把叔父的姨太太叫做“妈妈”。姨太太很久没有见她的弟弟了,因此她愿意照料“我”,抚摸着和抱着他。 乍一看,他们都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好像是个典型的家庭。但是,他们都不能完全代替其他的人缺乏的家人。 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故事结束的时候,他们三个人都不在一起了。故事的结束[结尾]让我很难过,因为看故事的时候,我希望他们都能一起生活。但是,他们三个人一起做个[组成的]家庭一定不会受到[被]社会的欢迎[接受]。

虽然《第二的母亲》的内容针对一个有争议的题目[“话题”更好](同性恋),但是它主要地针对人类性与社会制度。由于巴金决定描述他的人物的人类性,而不只针对第二母亲所谓的“特点”,因此他的故事能令人特别感动,这就是《第二的母亲》很明显的优点。叙述者长大了以后,回头考虑他童年的生活时,读者就感到故事的影响——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无法不接受社会制度的影响、都会被社会折磨成第二的母亲那摸样。

在我看来,《第二的母亲》很明显的表现出社会对个人有什么具体的影响。长大的时候,人们虽然可能不同意社会的想法、做法,但是还受到了社会影响。比如故事里的第二个妈妈,她表面上已经变成了女人,她受到了社会的影响(她的戏班子的影响),不过她还是觉得自己是男生,她提到自己的时候用“他”。故事里的“我”能把他叔父的姨太太当成他的妈妈,是因为首先他真想要个妈妈;其次,他认识他“第二个妈妈”的时候他还算小孩,还没有受到社会的影响。我觉得要是他长大了,才认识那个“女人”,听她解释她的故事,很可能他不能接受,不会把那个女人当他妈妈。总之,故事里的“我”的年级[年纪]对故事的情节很重要。

通过这本[篇]短篇小说,巴金探究‘什么是当妈妈?’的概念。跟主角有关系的女性有三位。 第一位是主角亲生母亲。她生了主角于是当他的母亲了。然而主角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使得主角记不得母亲的样子,对亲生母亲毫无亲情。因为母亲过世,没机会抚养孩子,就无法当妈妈。第二个女性是主角婶母。对主角而言,婶母是个可怕、毫不亲切的妇人。过世的婶母自己没生过孩子。她虽然抚养了主角,但主角从她那里并没[不]曾得着什么温暖。婶母之所以无法当妈妈是因为她并不[没]给主角妈妈的慈爱。第三个女性是照料主角的老妈子。老妈子照料主角不是自愿的,而是因为是她的工作。再者,老妈子的世界跟主角的世界究竟不同。老妈子无法做寂寞的主角的伴侣,无法填满主角心里的空虚,姑也无法当他的妈妈。‘亲生母亲’、‘婶母’、‘老妈子’三个称呼都包含着跟妈妈相关的一个字,然而这三位女性都缺少当妈妈的特质。真的女人不当妈妈,而当妈妈的人却是当[“扮演”更好]女人的男性戏子。这个男人失去了自己的妈妈,失去了自己的弟弟、失去了自己的身份。但是他却比真女人还更女人,因为她有当妈妈的特质。他自愿地既抚养、又照料、又体贴、又陪伴主角。 此人虽然脆弱,还[却]把自己所失去的怜爱、鼓励及家属感[归属感]全送到主角身上。他跟主角虽然只有了三年的接触,但这个妈妈给予主角的关爱[是]无限以及无价的。这种人才能算妈妈。

以前我们说一个妈妈需要是一位女性还有[“并”更好]自己分娩她的孩子。但现在我们说继母和养母还等于“妈妈”的省份[身份]。在《第二的母亲》中,第二的母亲不是一个典型的妈妈、因为她真的[其实]是一个男人,还有[而且]她是叙述者的叔父的姨太太。 但我觉得巴金的最总体的观点是这两个不典型的事情不是那么重要。 第二的母亲常常抚摸和真关心叙述者的生活。  对我来说巴金要说很多人会变成[有资格得到]妈妈的称呼,按照故事里第二的母亲的行为[只要他们像故事里的第二的母亲那么做]。性[别]不是最重要的条件。

在《第二个母亲》中,叙述者把他所谓的[实际上]哥哥叫做“妈妈”。虽然叙述者知道他所谓的[这个]哥哥当然是男人,但他是不是[“是否”更好]还下意识地认为哥哥真的是他的妈妈,而且这样的想法对他的成长有什么影响?我自己觉得这样的想法大概对他的成长有坏处因为哥哥并不是妈妈,但我也认为他的想法有好处因为最重要的是他跟他的家庭有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中[下],我最终觉得好处比坏处重要得多。

在我看来,巴金用的伏笔有两个作用。首先,用伏笔让巴金用比较简单的词来形容故事的意义。如果可以明白伏笔真正的意思,就可以明白故事的大意。用比较简单的词也让更多人看得懂故事。巴金的读者就更广泛了。用伏笔第二的[个]作用是让巴金谈比较敏感的题目。如果巴金那个时候直率地谈同性恋的题目,大概会受到批评,书就会被禁止。可是用伏笔让他谈这个敏感的题目,也让读者思考社会的问题。

我认为“风筝”那篇文章的基调很代表人物的遗憾和情感。鲁迅利用冬天和天气的描述来表示[“表达”更好]人物对以前不许他弟弟方风筝那件事情的遗憾。除了利用“秃”和“寒威”这些很肃杀的字之外,鲁迅还描述[了]一些很悲伤的声音,比如“沙沙”。我认为鲁迅有两个很重要的目的。首先,他想强调遗憾这个感觉的深度。其次,鲁迅想很秘密[间接]地提是[“提示”?]遗憾的意义。

我想试图回答李在恩的问题: 弟弟是不是为了避免哥哥失[没/丢]面子而说他忘记了哥哥把风筝折断的事?  这是不是弟弟宽恕哥哥的方法? 我读这篇小说的时候就有李在恩提出的这种看法. 我认为很有可能, 弟弟听到了哥哥说起那风筝的事就知道哥哥在吃后悔药. 所以, 弟弟为了对哥哥表示尊敬说他不记得那件事, 免得哥哥屈尊讨他弟弟的宽恕. 具有讽刺性的是, 虽然弟弟这样做, 是出于善意, 想缓解哥哥的忧虑及羞耻感, 可是这却让哥哥更悲痛.

我从来没有像《风筝》对小孩子补过的事件,但这篇文章让我思考自己的生命中的行为。如果有一次我对我的妹妹有感慨?的影响,肯定要讨她的宽恕,从来没想到我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 我想当然[地]认为宽恕什么时都能够讨[获得]。在[那]个人(譬如我的妹妹)对我一直有怨恨与我没办法道歉之间,我一定选择前者。[你是想说“在道歉却得不到宽恕与无法道歉之间,我一定会选择前者”吗?]

在我看来,通过风筝我们可以理解中国文化对人有什么影响。当然中国的文化是很丰富的,但有时文化对人有不好的影响。风筝谈家里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得尊敬老人,老人做或说什么晚辈[都]不可以对[还]嘴。很明显这样的有时不公正的气氛对孩子有坏的影响。可是很少[有]人谈这样的文化对大人有什么影响。我觉得谈着[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因为很清楚《风筝》里的“我”对他对弟弟的态度没有好记忆。所以这样的文化不但是对孩子很沉重,而且也对大人[也]很沉重。

当中国正在面临相当的危险时,鲁迅先生一直透过各种文艺来提醒人民,究竟有什么生活方式和传统意[观]念是需要被改变的,以致老百姓能够复苏并加强他们的团体性及生活素质。要达到这个目标,鲁迅不但使用了平民所用的白话来表达他的写作,同时,他的故事也包括了许多当时人民真实的痛苦,而“风筝”也当然不是例外。故事中的两兄弟一直被传统中国社会的规范限制着,折磨着- 哥哥因受童年时的暗影控制,不知不觉地对弟弟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创伤。透过这两兄弟的痛苦,鲁迅显示[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缺乏基本人权的问题不止,也同时说明了积极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且[而且]若人们继续忽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说要复兴中国民族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关于人民的平等,中国思想跟美国思想相反。美国的思想就是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然而中国社会地位没有什么平等的感觉。中国的思想在《风筝》这个故事里非常明显。文中的哥哥认为因为他比他的弟弟大,所以他负“教训"弟弟的责任。因此,他发现弟弟在做风筝的时候就折断了风筝。他不但没有留心弟弟难过不难过,而且认为无论弟弟难过不难过,哥哥做的事都是正确的,因为都是为了弟弟做个好人,不做个没出息的人。只要看这个故事的第一部分,就能了解兄弟的关系不平等。但是看完故事以后,读者发现哥哥和弟弟的角色是跟原来的完全相反的:因为弟弟不记得风筝的事情,所以哥哥不能受弟弟的宽恕,得一辈子有沉重的心。现在,弟弟对哥哥的影响是最大的了。

我们都同意,《风筝》这个故事批评中国社会。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批评的一个具体方面就是私利和无私言行的冲突。很久以前,哥哥不支持弟弟放风筝是因为他觉得这样玩儿会让弟弟变成一个没出息的人。在这个情况下,好像哥哥的原因就是为了弟弟的利。但是后来,对哥哥来说,他讨弟弟的宽恕是为了自己的心理宽松。那么,我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在中国社会里,什么更普及,什么更重要,私利还是无私的利益?比方说,虽然中国促进集体的思想,但是中国人也有没有私利的思想?而且,你们觉得鲁迅要显明的可能是:中国人也是有私利看法的,而不只是有集体看法的吧?

《风筝》那篇文章有两个主要的人物: 叙述者和他的弟弟。虽然在叙述中这两个人是明显分开的,但是我觉得叙述者和他弟弟到底是同样一个人物的反映。 这就是说,他们俩代表人类性格的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就是儿童似的、无忧虑、无社会制度那么残酷的理解。第二部分就是所谓“长大”的性格,忍不住看“没出息”的行为。在我看来,第一个提起来的性格更好代表所谓的“人性,” 而第二部分代表变迁中的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可能最令人悲哀的就是故事的最后,人性被社会取消了。我觉得这篇文章不仅是特别好看的,也对中国的现状还很有关系。

我对风筝这个故事的了解大概不够大,但是我还是要说出自己对风筝的看法。对我来说风筝可能是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故事。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故事是关注哥哥和弟弟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岁数等于地位。不过,虽然一般来说孩子越大他们对社会的了解越大,但是这却不总是对的。在风筝里,我们看能看到哥哥对弟弟的控制力。故事里的弟弟明显地喜欢放风筝,但是因为他的哥哥不允许这个玩意儿,弟弟顺从地放弃了风筝。他一次都不抱怨而且没有寻找父母的支持,只是听他哥哥的话而已。然而过了很多年以后作者发现他本来就是错的,但是他的体认太晚了。他寻找弟弟的宽恕但是弟弟已经把那件事都忘掉了。终究哥哥没有收到弟弟的宽恕,心里永远感觉到悲哀。这样看风筝的故事的话,显而易见故事的教训就是哥哥的较高地位不一定等于他总是对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怀疑爸爸妈妈是不是总是对的?老板呢?政府呢?好像鲁迅在使用故事让大家考虑地位和权利的关系。

当我门上课谈《风筝》,我自己认为最难回答的问题就是当我们做坏事,做错,最重要的应该不应该是受到宽恕?虽然大家都重视受到宽恕,但我认为我们也应该重视我们承认不承认我们的错,欣然不欣然地说“应该怪我!到底是我的错。” 受到宽恕也很重要,但因为受到宽恕根本只是让做错的人觉得比较好,我就觉得有一点自私。如果他们想说“我毫不怪你”的话,那样的宽恕特别好,但讨才受到的宽恕不一定是完全宽恕。承认我们的错误不容易,但这样的行为是一种懿德。这样,我们受到自己的宽恕,不要讨才受到宽恕。唯一种宽恕应该是自由地送的。

鲁迅的“风筝”很间接地批评中国社会。故事里的哥哥会踏遍他弟弟的风筝因为比他老,因此对中国社会来说他是更明知。但成大的时候,他开始怀疑他以前的行为是不是适当的。这是因为他发现玩艺儿不是没出息的。小的时候,哥哥还有事情他不知道。还有弟弟说他忘却的时候是故事里所谓明知的哥哥受到最大的悲哀。这个结果表达鲁迅的批评因为说明最大的人不总是知道什么是最好的。

上课的时候张老师提到了《风筝》这故事有很多对比。《风筝》到处都有对比,但是有一次故事里的“我”提到了自己和弟弟有一样的地方:他们两个“早已有了胡子了”(36)。在我看来,之所以这句话很重要是因为表达他们的儿时很短,很早就失去他们的儿时。男生有胡子的时候代表他是了成人,不是小孩子了。因为故事里的“我”写这句话的时候正在谈他弟弟的风筝被他折断的情况,因此意思就是“我”拿去他弟弟的小时候。这句话还让大家问,那么谁拿去“我”的儿时?是他的父母,社会,还是传统?

我认为鲁迅选择在故事里用风筝这个玩具是有其内在原因的。如果他只是想谈故事里哥哥跟弟弟童年的事,那么任何玩具都适用。然而,鲁迅选了风筝。原因就在于风筝的内涵与象征意义。人类只能在地上走而不能飞翔,而且被法律和社会的约束所控制,我们经常会把没有约束与能在天空里飞的东西联想在一起。风筝在天空里飘着,但是没有完整的自由,因为它被一条线牵着从而跟孩子连接在一起。人们幼时是比较自由的一段时间,而风筝就是孩子自身的附属。风筝是孩子的天使,也是孩子得到自由最直接的办法。再者,风筝跟自由一样脆弱。而故事中孩子便要得了自由时,这个享受童年自由的机会一下子就被哥哥虐杀了。哥哥这个残忍的动作,不仅仅是把弟弟的玩具踏碎,也是把他的童年以及得自由的希望打碎。这件事把弟弟毁掉了,使他成为一个遵从社会约束的人、一个无法得到自由的人。而且因为弟弟从来没尝到自由的滋味,他早就忘却了自由,甚至不知道自己被害了。于此可见,鲁迅是用风筝这个意象来批评过时的社会价值观念跟文化。

在我看来, 这篇小说的意义是世界上没有完善[完美]的人。虽然一个人的初衷是好的, 但是每个行动[行为]会有非有意[意想不到]的结果。故事之中的哥哥不是想伤害他弟弟,相反 他以为他在照顾他。几十年以后哥哥看了一个外国书,发现他冤枉了弟弟,马上去讨他的宽恕。 我觉得 鲁迅的故事是鼓励人们不断地分析自己, 思考自己过去的行动[行为], 要不然, 哥哥的命运也是我们的。。。 ——一辈子受损失。 我也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 因为哥哥需要看一个外国书才明白他的错, 从我[的]角度来看,好像这是一个社会评论[批评?]。 [241 字]

在我看来,故事里的弟弟做一个蝴蝶的风筝很有意义。蝴蝶是一种特别的动物,因为他们从一个很小、比较难看的毛虫变成一个非常美丽的蝴蝶。就是因为蝴蝶有时间长大、发展,所以能变成很一个美丽的动物。弟弟跟蝴蝶很相似。虽然成年人还在玩游戏、放风筝可能是没出息的,可是弟弟还在长大,他玩游戏、放风筝对他有好处。毛虫和小孩子[小孩子和毛虫]一样需要长大、发展的空间。哥哥把弟弟的风筝折断说明哥哥不重视弟弟的童年,没有给他长大、发展的空间。 弟弟做的风筝是一个蝴蝶让这个想法更清楚。 ———————————————— 非常精彩的评论,非常有见地(insight)的想法!

« Previous Page